石墨烯是最轻最薄、导电最佳、散热性能最强、超坚韧的新型纳米质料,仅吸收2.3%的光,险些完全透明。素有“黑金”美誉的石墨烯,近年来逐渐成为资源市场追逐的热门。日前,由中国科协科学手艺撒播中心和北京市科协配合主理,中关村天合科技效果转化增进中心承办的“工业前沿手艺大课堂”在北京举行,来自业界的专家、企业家配合切脉我国的石墨烯工业生长。
起步晚潜力大
原本寂寂无闻的石墨烯突然闯进公众视野,要从2004年提及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·海姆和康斯坦丁·诺沃肖洛从石墨中乐成疏散出石墨烯。2010年,两人借着在石墨烯方面的立异研究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由此,石墨烯的质料明星之路正式开启。
据不完全统计,现在全球已有近300家公司涉足石墨烯研。
“我国的石墨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,但生长速率快,有着潜在的优势,近年来海内相关专利申请和申请人数增添很是迅速。”凝聚态物理专家、中科院院士高鸿钧说。统计数据显示,从1994年最先至今,全球有凌驾1.25万件石墨烯相关专利。从手艺原创国专利申请数目来看,中国、韩国、美国、日本申请的专利量位居全球前四,占比划分是50%、14%、6%和6%。“我国石墨烯相关专利量具有绝对优势,可以说在石墨烯手艺研究领域中国是领先的,但部分石墨烯焦点专利依旧掌握在少数大国手中。”高鸿钧体现。
重科研轻应用
目今,我国石墨烯质料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的要害时期,受生产手艺成熟度不高、工业化应用路径长等因素制约,石墨烯批量化生产尚未完全实现。更糟糕的是,海内石墨烯工业泛起了重上游轻下游、重科研轻应用的征象。
石墨烯工业上游为石墨烯资源,中游为石墨烯薄膜与粉体制作等环节,下游为石墨烯应用环节。“凭证国际上的通行标准,只有1层至2层的纳米薄片才华称之为石墨烯,只有没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备种种强盛特征。”高鸿钧说,我国石墨烯相关手艺的研发主体是大学和科研机构,虽然在石墨烯论文揭晓量上位居全球首位,但不少科研院所并不知道工业界究竟要什么,科研和应用严重脱节;而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疏散,现在还处于专利结构期,下游工业链尚未形成,倒运于石墨烯手艺跨越式生长。
事实上,石墨烯下游工业不但附加值更高,生长空间也十分辽阔。好比,最新泛起的石墨烯下游产品已有石墨烯理疗保暖产品、石墨烯内暖纤维制成的打扮、第二代石墨烯手机、石墨烯防弹衣、石墨烯防静电轮胎、石墨烯动力电池等。“正因云云,美国石墨烯工业化和应用希望都较量快,已形成笼罩从制备及应用研究到石墨烯产品生产、下游应用全环节的石墨烯工业链。”《新质料工业》执行主编刘馨体现。
凭证切萨布鲁夫手艺生命周期理论,石墨烯工业仍处于手艺成恒久,且手艺演化趋势正由石墨烯制备工艺向详细应用领域转变。“随着研究的深入,石墨烯应用领域将一直拓展,海内石墨烯工业若想追求突破,还需鼎力大举提升科技和工业立异融合能力。”高鸿钧说。
投资机缘与危害并存
只管海内石墨烯应用并不乐观,但石墨烯工业的远景已十明确朗。2006年至2011年间,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近200项石墨烯项目;2015年欧洲提出石墨烯旗舰妄想,旨在把石墨烯及相关二维质料从实验室推广到社会应用中;2015年,我国工信部宣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重点领域手艺蹊径图,提出我国石墨烯质料未来10年的生长目的。
由中关村天合科技效果转化增进中心编写的《石墨烯手艺及工业化远景综述》以为,海内外各大研究机构的剖析效果批注,未来5年到10年将是全球石墨烯工业的高速生耐久,各行业对石墨烯的需求量将一直增添。
在高鸿钧看来,对石墨烯的近期需求主要来自复合质料和涂层,集中在汽车、塑料、修建、金属、电池、航空以及能源和储能等领域;中恒久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和光电领域及储能领域。
“蛋糕”看起来很美,但吃到嘴里却禁止易。“毫无疑问,石墨烯的制备及运用,将大大提升电池寿命、导电性能等。但现在石墨烯投资有机缘也有危害,需小心投资激动。”相关人士说。
中关村私募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肖虎以为,石墨烯投资市场的危害主要在于石墨烯研究效果能否真正商业化。“科研效果工业化自己就是道难题,石墨烯同样云云,尤其是海内一些企业只涉及石墨烯的一些项目,对石墨烯的运用只停留在看法的阶段。”对此,刘馨亦持类似看法。她说,石墨烯工业早期融资需求大、投资周期长、危害系数高,若石墨烯产品无法顺应海内商业情形达不到预期效益,对投资者来说显然倒运。“投资石墨烯领域,相对便捷的一条路径是与中科院、清华等在石墨烯研究领域已有积淀的科研院所合作。”刘馨说。(文章泉源:经济日报)